春雨驚春清谷天,
夏滿芒夏暑相連。
秋月曆處露秋寒霜降,
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日子節奏不能亂,
二十四歌不要斷。
食說新語四季轉,
舌尖回味勾人盼。
冬至就是24節氣裡的那個冬至。
節氣是中國的一種古老又神秘的歷法。
始於先秦,確立於漢代。
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,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,始於立春,終於大寒,周而復始。人們的農業生產、飲食文化圍繞這24份被等分的日子,慢慢鋪開。
回歸歷法的最初功能,制作成這本“二十四食語”日歷。
二十四種晴雨雲霧,二十四種飲食邏輯。
日歷收集了24節氣的特色美食。時光陰陽變幻,舌尖鮮味各異。
為了讓你更地道地“嘗鮮”,我們在每頁背後加入當即美食制作的二維碼,即學即做,不錯過每個月份的鮮美。
節氣,可不只是養生。
日曆 節氣常被當做養生保健的時間軸。
“三伏天可不能吃冰啊!”
“三九天年輕人不能吃辛辣啊!”
。。。。。。
這些被媽媽奶奶外婆們念叨的話語,不知有幾分能進入我們的腦子裡。
慣性的“聽不進勸”“和養生的老年生活做抵抗”,久而久之,我們也三角桌曆就慣性地忽略了24節氣邏輯下,原來每一個時刻都有專屬的大地形態、飲食之道、自然驚喜。
立春萌芽,雨水潤物。萬物復蘇,滿眼的嫩芽,新鮮得要溢出來了。
立夏生長,小滿夏忙。萬物繁茂,向陽生長,這也是一年中食欲最積極的時候吧。
立冬小雪,萬物收藏。“立冬補冬,補嘴空。”
日歷可以被你一天天的撕掉,但日子卻需要你一天天的記錄、一天天的實踐。
- Jun 25 Mon 2018 09:11
日歷有嘻哈 | 24食語日歷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